環保生活資訊網

環保生活資訊網-首頁Home   首頁 | 生態 | 呼吸 | 飲食 | 清潔 | 交通 | 辦公 | 住家 | 學習 | 網路 | 人物 | 討論區 
Google

搜尋環保生活網
搜尋全世界
 

「環境空間」簡介

  「環境空間」的想法,是企圖建立一套衡量標準,更精確的來說明「永續發展」的執行與考核。簡單來講,對於再生資源,就是希望不要用過頭。至於什麼樣的「量」,叫做「用過頭」,就是第一個必須要知道的指標。至於不可再生的資源,由於用了就沒有了,所以要以公平分配為原則:不僅要顧及當代的需求,還要顧慮到後代子孫,以及共存於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環境空間」源自於1992年地球之友荷蘭分會的「荷蘭永續行動計畫」,直到目前為止,大部份的歐洲國家,都已開始響應,實際進行研究,而且逐步落實到國家政策。推展與實踐「環境空間」的同時,有幾個重要的原則要不斷念茲在茲的。

一、 環境空間是可被計算,可被實踐的

 環境空間是在實際討論地球上所有資源的分配與如何利用,而這些資源的蘊藏量與使用量,都要加以估算。例如全球二氧化碳的總排放量,與全球綠色植物所能吸收的二氧化碳,都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來估算出來。也因此,環境空間的理念是可被操作且實踐的。

二、 推展環境空間,以不犧牲眾人的幸福為前提

 什麼是幸福?雖然沒有絕對的答案,但是透過討論與分享,我們仍然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共識。比如說年所得、綠地面積、休閒時間等,在大部份的社會或文化裡,仍然存有某種程度的共識或目標。推展環境空間,並不是要回歸到原始的叢林生活,而是在重新塑造使用資源的態度。試圖在大多數人都可接受的幸福條件之下,也同時達到永續的目的。

三、 公平原則

 不論是當代,或是未來的世代,全人類都有相同的權利享有相等的資源。而且還要擴及到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也共同享有地球的資源,以及生存的權利。

四、 民主與休戚與共的意念

 一個永續的社會,除了建構在數據之下,更重要的是民主討論的過程,與休戚與共的意念。唯有透過眾人共同的參與,取得多數人的共識,環境空間的推動,才能落實到實際的生活當中,而不只是停留在學者或官方的層次上。台灣目前的許多研究及政策,基本上停滯不前的原因,都是因為忽略了民眾的參與,欲速而不達。

五、 預警原則

 對於不確定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危害時,我們應該採取保守的態度。對於環境已經造成危害的部份,我們則應該採取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不可用科學上還不確定為理由而不採取行動。

  過去,「永續發展」原本是一個很好的概念,但是這個概念很容易因為個人的利益而被扭曲。在國內,往往被過度詮釋成對環境的利用來達到經濟的不斷發展,而非從環境面來思考人類與整個地球圈的永續生存。因此,在永續的前提下,估算台灣所能夠使用的資源量,以及目前真正的資源使用量,是我們在實踐永續的第一步。然後,不斷的溝通與討論,我們願意花多少的時間,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平衡資源實際用量與永續用量之間的差距。唯有多數人達成共識,我們才真正有可能永續台灣。

 
環保生活資訊網 http://gaia.org.tw 環保生活是有品味的生活方式

1997年1月成立 維護:黃正文工作室 [管理員信箱 版權所有,歡迎引用,應註出處 [ 回首頁 | 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