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環境教育的推動及資訊之需求

  環境教育即是為了保育環境而實施的教育。其宗旨在於教導人類學習如何與環境共存共榮,具體目標則教導人類關切環境、善用自然資源、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以及預防或處理相關連的環境問題。在教學如何與環境相處的過程中,其涉及了人與自然,使人類具備適當的意識、知識、技能、態度與共識,來致力於環境保育的工作,以期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並保護人類的生活環境(楊冠政1990;汪靜明,1995)。

  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召開「人類環境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會中提出「人類環境宣言」(TheStockholm Declaration),指出『為了現在及將來的世代,維護和改進環境已成為人類的主要目標』,並認為解決世界環境危機最佳工具之一就是發展環境教育。

  聯合國環境計畫組織於1973年在日內瓦召開的首次會議中,明定其宗旨為「經由對自然及人為生態體系之科技整合的合作研究,以增進統合與合理經營管理生態環境資源之知識,並維護人類之福址及生態體系之安全」,更加確認保護環境為全球人類共同的責任。聯合國在1974年核定並實施UNESCO的工作小組擬定國際環境教育計劃。其目標為:一、發展國際環境教育計劃所需之協調、設計與規劃;二、經由協調與研究對環境教育的各種問題有較佳之了解;三、設計及評鑑環境教育所採用的方法、課程教材及方案;四、訓練適用於環境教育計畫之人員。

  我國政府由於環境問提日益嚴重,於民國76年10月頒布『行政院環境政策綱領』,揭示我國現階段環境保護政策的兩大目標係(1)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2)維護生活環境,免於受公害之侵害(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87)。民國76年8月設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積極推動環境教育,其主要工作包括:1、環境教育政策方案、法規之研討與推動;2、社會環境教育之策畫、推動與協助發展;3、環保教材、課程之研訂、實驗、推行;4、環境問題之調查研究。接著在民國80年,教育部成立環境教育委員會負責策畫與推動國家環境教育(曾正茂,1990)。由此可知,我國環境教育的目標即是針對環境保護政策及措施而擬定,以期經由教育過程,使經由教育過程,使每個人認識自然資源及環境問題,進而維護生態平衡及環境品質,以達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及世代享有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張子超,1996)。

  1992年6月初,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地球高峰會,受到世界各國的矚目(林怡之,1992)。這顯示世人對於全球環境的日益惡化已身有同感,並逐漸形成未來應朝向「永續發展」的共識,這也是世人透過國際合作方式,共同為改善生活環境的重要里程碑。因此,保護和改善環境已成為全球人類生存和生活的當務之急。為順應世界環境保護潮流,我們政府將環境保護工作列為長期的施政目標,並積極透過各種教育管道,推動全方位的環境教育。地球高峰會議藍圖「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中,標定了掃除貧窮、改變資源消費型態、控制人口成長,以及提昇人類健康水準等四項人類生活品質的目標。為達目標,則必須有賴於地方和社區社團,參與地方性行動方案的規劃與活動執行(林文政,1994)。因此,努力於環教的推動與落實,使全球人類對環境問題總動員,建立永續社會的理念,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環境教育的推動,可以透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管道來實施;依此實施管道的不同,環境教育可以區分為學校環境教育和社會環境教育等兩類型。雖然社會環境教育為一種非強制與義務性的非正規教育方式,在我國現行教育體制中,尚未將環境教育獨立成為一門學科,所以社會環境教育在當前兩種主要環境教育管道中,扮演了整體環境教育推動體系中的輪軸角色,其普遍性及影響層面之重要性實不容忽視,並值得進一步去全面推動(汪靜明,1989;1995)。

  社會環教人力資源為推動環境教育的關鍵。包括了:(1)供給者、(2)中介者、(3)接受者等三類型基本參與者(如下表)。在範圍上,社會環境教育的供給者及中介者,涵蓋了政府機關、社教機構、環保團體、環教專家、傳播媒體、企業團體、學校社團、社區家長及民意代表;而接受者為社會大眾。在角色上,供給者為主導環教活動推廣者,與中介者同扮演社會環教推廣者;而接受者則為環教之施教對象。在功能上,供給者依環保理念實施策略研究、政策宣導、計畫訂定;且針對社會環教活動的目的,進行活動的設計與執行、教育評量,以及場地與經費的提供。接受者的功能,則是參與社會環教活動研習,並澄清環境價值觀,以及實踐於生活中。在供給者與接受者之間的協調溝通功能,則常藉由熱心公益的中介者來達成(汪靜明,1995)。 社會環境教育活動參與者代表組成及其角色目標(汪靜明,1995)

 活 動 參 與 者 

 代 表 組 成 

 主 要 功 能 

 目  標 






供給者


中介者

a.政府機關
b.社教機構
c.環保團體
d.環教專家
e.傳播媒體
f.企業團體
g.學校社團
h.社區家長
i.民意代表

•策略研究
•政策宣導
•研究發展
•計畫訂定
•經費支助
•場地提供
•活動設計
•活動執行
•教育評量
•協調溝通


教育宣導

活動推廣




接受者


社會大眾

•活動研習
•價值澄清
•生活實踐


學習行動

  綜而言之,社會環教參與者的目的,即是要喚起社會大眾接觸大自然與社區的生活經驗,並透過適當的社會環教管道,以實踐民眾的自然生活及環保行動。社會環教活動推廣者(供給者、中介者),以研究發展、教育宣導、活動推廣為目標,期使活動學習者(接受者)達到潛移默化的實際行動。

  環境教育透過學校體系實施環境教育時,則有關環境知識與倫理等概念,必須在現有的課程教材中,經由各教師予以適當融入教導。然而,教師本身的環保意識,直接影響環境教育推動與成效(陳是瑩、曾怡禎,1991)。同時在面對地方社區層出不窮的環境問題時,現有師資與既定課程,甚難發揮影響廣大社區民眾,關愛與保育地方環境的功效。經由社會體系推動的環境教育,可以補足學校環境教育的限制,彼此相輔相成,達成教化民眾離開學校後的「再教育」機會。如此,各地的環保行動,方能終身繼續落實在全民的生活環保中,而有關民眾環保情操的養成教育,也較易於在社會長期推動下,落實生根(汪靜明,1995)。

環境教育的實施可以透過過家庭、學校與社會來著手;而在不同的教育系統中,環境教育的對象、目標、內容,各有其不同之特色、重要性與活動方式。為了彙集國內歷年來環境保護有關之資料,提供環境保護與教育推廣者參考。結合珍貴的環境教育資源,並透過全國社會環境教育推動網路(教育部社教司,1989)來共同參與擴大環境教育影響層面,實有其重要性。大眾傳播媒體(mass media)在非正規教育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透過廣播電視報章雜誌所得到的環境教育資訊,多過課堂上所獲得的,因此大眾傳播媒體應該要提供最正確的環境教育及訊息。規劃與建立環境教育資訊流通管道,落實全面環境教育,供各層面之環境教育推廣者使用,乃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之一(周儒,1994)。

第二節 網際網路使用現況

  網際網路(Internet)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網路,它是由各種不同網路連接起來的網路,並提供一致性的網路聚合體(metanetwork)服務,是網際網路最重要的任務。因此,網際網路定義了傳輸控制通訊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及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TCP/IP通訊協定與各種網路技術互相獨立,透過定義IP架在不同網路上的介面,各種網路不管是區域網路或是廣域網路,只要透過與IP的介面都可成為網際網路的子網路。因此利用TCP/IP的IP與實際網路的介面,Internet的實際連線由於其提供的一致性服務,使用者看到的只有一個網路(教育部,1995)。簡單來說,網際網路,就是一群同樣採用一種叫做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通訊協定的方法,使不同地域不同品牌的電腦以此共同的方法連結起來,讓電腦可以即時性的交換資料,提供一致性的網路服務(謝文雄,1995;王美鴻,1995)。

  網際網路的起源及發展是從1969年,美國防部因應戰略通訊需要,為了能夠將各種不同網路連接起來,以利其研究發展計劃的進行。從 1970年代初期開始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網際網路計劃,到1983 年1月完成ARPANET的建置。整個ARPANET包括美國國防部網路、承包商及各學校的網路。之後,美國將國防使用之MILNET與APRANET分離,並開始全面採用TCP/IP通訊協定。鑒於ARPANET的成功,美國的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於1985、1986年使用TCP/IP通訊協定出資建立NSFNET。自此網際網路形成,狹義的網際網路指的就是此一網路。1991年,原本純學術使用的網際網路開始可以有商業行為,使得網際網路的發展更是風起雲湧,而台灣學術網路(Taiwan Academic Network,TANet)在這一年底連入國際網際網路(教育部,1995;謝文雄,1995;王美鴻,1995)。

  網際網路已成長為全世界最大無政府狀態下的組織。全球有超過150個國家或地區以直接或間接方式連上網際網路,而且持續以每個月百分之十五的驚人速度擴張著。其應用不僅在研究發展網路上,商業網路的應用也正急遽的增加,到1995年7月,網際網路上約有93個國家、665萬台電腦主機連線,使用人數預估達6600萬人(教育部電算中心,1995)。

  台灣地區網際網路是全球網際網路的一部份,分成三個網路:有教育部為主的臺灣學術網路、中華電信公司的HiNet、及資策會的SEEDNet(Software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Network,資訊軟體發展環境建立網路,一稱種子網路)(白晉源,1995)。

  由於臺灣學術網路成立最早,與教育關係密切;本文特別介紹如下:教育部電算中心於民國79年7月起,以美國NSFNET之架構與經驗整合當時國內現有之校際網路,由各主要國立大學及教育部電算中心所共同建立的一個全國性教學研究用之電腦網路。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支援全國各級學校及研究機構間之教學研究活動,以相互分享資源並提供合作機會。臺灣學術網路係採用骨幹及區域網路中心之串接架構,如下圖。由先進之路由器(Router)和電信線路連接而成。由北到南,分別為台北(教育部電算中心、台大)、桃園(中央大學)、竹苗(交通大學)、台中(中興大學)、雲嘉(中正大學)、台南(成功大學)、高屏(中山大學)等區域網路中心,初期以9.6K之數據專線串接測試TCP/IP之功能,至80年6月整個台灣學術網路骨幹全線更換為T1(1.544Mbps)之線路。其中並包含骨幹必要之備援線路,各區域之鄰近學校及研究單位則連至各區網路中心,其網路專線速度則視連線單位的需要自行決定(教育部電算中心,1994)。

  民國80年12月安裝完成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JvNCnet接通64K專線,正式與美國之網際網路串接。此線路已成功地將台灣學術網路與JvNCnet、NSFNET,甚至全世界的網際網路銜接在一起。自81年6月9日宣布開放服務,至84年底,台灣學術網路的連線單位由最初30個成長到目前200多個單位,估計使用人數已超過30萬。國際線路部份的通訊量成長更是驚人,由81年11月原先的64K,84年10月提昇到T1,總共成長了24倍(許乃文,1995)。劉大川在85年初指出:『以保守估計台灣網際網路使用人口截至目前僅有30萬人,其中25萬是學生,5萬的社會人士。』



台灣學術網路骨幹架構圖(教育部,1995)

  台灣學術網路在未來將配合「E-mail到中小學計畫」的推動,希望能普及推廣網路之連接及使用,除擴充大專校園使用介面,並延伸至重點性高中、高職、國中、國小之教師或學生,形成「教學與研究網路」(如圖2-1)(教育部電算中心,1994;趙恩惠,1995)。做為全國教學研究行政資訊應用之骨幹網路,配合高速網路之逐步擴充,建立教學研究「資訊高速公路」以為全國資訊應用之表率。並加強教育訓練及研討活動,並展現生活化之應用實例,期使大部份之老師或學生皆能應用,並能加速電子檔案之建立與資訊公開流通之陽光效益(曾憲雄、劉金和,1994;教育部電算中心,1994)。

圖2-1、教育與研究網路架構(仿曾憲雄、劉金和,1994)

第三節 網際網路服務資源特性

  網際網路在應用程式方面提供三項基本服務:電子郵遞(Electronic Mail,E-mail)、檔案傳輸(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及遠地登錄(Remote Login,Telnet)(教育部,1995)。電子郵遞服務提供使用者從一部主機直接送信到網際網路上的另一部主機,其中不需經過其它電子郵件轉接站(Mail Gateway)。因此只要使用者將信送出即可保證信件已到達收信人所在的主機。檔案傳輸服務提供使用者在網際網路上送、收大量資料,並保證不會出錯。遠地登錄提供使用者在網路上與另一部主機建立一交談期間(Session)(教育部電算中心,1994)。

  網際網路提供使用者如電子郵遞、檔案傳輸、遠地登錄通訊技術成為目前不同廠牌網路連線的標準。由此三個基本服務組合出各式各樣的服務資源,其中在網路上常見之資源有高佛整合應用系統(Gopher)、全球資訊網服務系統(World Wide Web,WWW)、電子佈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BBS)、國際電子論壇(NetNews)等,另外如: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查詢系統(OPAC)、教學研究資料庫系統、檔案存取服務系統(Ftp)等都可以提供使用者多樣的幫助(教育部,1995)。

  以下就數種常用網路服務資源之特性做一比較如表2-1;並介紹其利用的方式如後。

表2-1、常用網路服務資源之特性比較表

高佛整合應用系統(Gopher) 文字選單,速度快,建立較早,資料較豐,具多媒體功能
全球資訊網服務系統(WWW) 多媒體查詢,圖文並茂,整合多項網路功能,但傳輸資料大,速度較慢
電子佈告欄系統(BBS) 主要為文字界面,內容、使用者介面具彈性,互動性高。討論主題豐富,國內利用轉信功能,可讓各地討論者參與
國際電子論壇(NetNews) 討論主題豐富,國內利用為BBS進行轉信,可讓全世界討論者參與

(一)高佛整合應用系統

  Gopher是在美國的中西部田野上的一種小田鼠。1991年4月,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所發展出的網路系統,以其階層式查詢與四通八達的連接能力,有如地鼠的窩而命名,所以也有稱為小田鼠查詢系統(陳宏生,1995)。

  文字選單式之分散性資訊傳遞系統,整合遠地登錄及檔案傳輸等功能,並可閱讀新聞討論群之信件。具高度親切性,使用Gopher或透過Gopher系統轉接,可使用資料相同的查詢指令去使用任何一種系統,無須再學習不同的查詢方式。在全球資訊網流行之前是最受歡迎的網路查詢系統(謝文雄,1995)。

  台灣各大學皆有建立Gopher系統,主要提供校園間消息的公布;譬如:大學聯考榜單的公布、行事曆公布、生活資訊(如統一發票公布、中國時報即時新聞)等,是類似電子佈告欄系統的功能,不同的是,其一切的消息是由管理者負責收集資料以及張貼,而不是公開讓大家貼的(教育部電算中心,1994)。

(二)全球資訊網服務系統

  一般稱為「全球資訊網」,簡稱Web或W3,讀做3W或triple-W。1989年,由Tim Berners-Lee在近瑞士日內瓦的「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發展出來。在網路功能上整合Telnet、Ftp、Gopher、NetNews等多項服務功能,屬於主從架構的服務系統。類似Gopher的功能,但是結合了多媒體的功能,傳送使用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語法之多媒體的超文字(Hypertext),可即時查詢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各類資料,並可在圖形介面環境中以指標任意查詢,使用上更具人性化、表現的更生動。

  1993年,NCSA推出革命性的瀏覽器Mosaic,全球資訊網迅速成長,當年創下通訊量成長3400餘倍的記錄。現在,全球資訊網伺服器的成長一直維持在每兩個月增加一倍的速度。而網景的NetScape瀏覽器更使得全球資訊網以更美觀的面貌,讓使用者遍及各層面(謝文雄,1995)。

(三)電子佈告欄系統

  一般而言,具有下列特性的電腦網路服務系統可以被稱為開放性電子佈告欄系統:(1)有提供不特定對象進入系統使用服務的能力。(2)有提供使用者之間以佈告欄、交談及電子郵件來互相溝通的能力。

  電子佈告欄系統分類上主要有二:(1)電話撥接方式,如:白日夢BBS等;(2)Internet連線方式,如:臺灣師範大學計算機中心精靈之城BBS等,在臺灣學術網路的電子佈告欄系統則是指後者,有連線方便、使用者多之優點(趙國仁等,1995)。

(四)國際電子論壇

  國際電子論壇,亦有稱Newsgroup、Usenet、新聞討論群、網路論壇等。可以視為一全球性的大型電子佈告欄系統。主要是藉由網際網路來傳送對某個相關的問題作個討論,而每一個相關討論的管理,收集自各地的新聞伺服器(news server)中各地讀者發表的文章,再將所有的文章再送到各地的新聞伺服器。而使用者可以藉一些軟體來和當地的新聞伺服器連接,而可以看這些討論的文章,而藉同樣的軟體及電子郵遞帳號也可發出自己的意見,這種方式使你的意見可以散布到『全世界』。網際網路上目前有一萬多個討論群,主題非常詳細,依主題、類型、國家地區、機構等方式分類(謝文雄,1995;教育部電算中心,1994)。國內多利用來做為各BBS站間轉信,如中文的環境討論區即是利用tw.bbs.soc.greenearth進行轉信。圖2-2即是國內此轉信機制示意圖。



圖2-2、國內電子佈告欄系統透過新聞伺服器轉信示意圖

第四節 電子佈告欄系統應用介紹 

  自國立中山大學於1992年10月底建立了臺灣學術網路上首座的中文電子佈告欄系統,其後便如雨後春筍般蓬勃地發展起來,到去(84)年底,站數已超過120站,成為台灣學術網路上最普及、最受歡迎、使用者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服務。由最早的國立大學,到私立大學、專科學校、政府單位、財團法人等;使用者人數有20多萬人(趙國仁等,1995)。

  台灣學術網路之電子佈告欄系統如圖2-4所示,在功能上主要有閱讀文章、發表文章、電子郵件及線上談話等。電子佈告欄系統最重要的部分即是各主題討論區,使用者可以閱讀文章(亦稱信件),註冊完成的使用者則可以在討論區發表文章。討論區又有稱討論板、佈告板等,所以討論區管理員(board manager,bm),亦有稱為板主;討論區使用者則可稱為板友。在管理組織架構上,電子佈告欄系統的主機常是由學校內電子計算機中心、系所或社團提供,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精靈之城站即是由電算中心提供工作站主機及技術支援,也有不少社團是利用INTEL486級個人電腦做為主機,如建國中學資訊社建立的建國中學電子佈告欄系統。在管理工作上則由學生擔任,通常設有站長1∼3人,統管電子佈告欄系統所有管理工作,如使用者的註冊、討論區管理員的設置、討論區的設置等工作(詳參附錄七);而各討論區則設有討論區管理員若干名,管理各討論區之文章,得將文章整理成精華區。透過板主討論區的輿論力量,進行階層管理的互相約制,電子佈告欄系統的自由使用環境尚不致於失序。

  電子佈告欄系統應用迄今,管理工作上出現:匿名發表、信件連線交流、智慧財產權等課題(徐黎鎮等,1995),這些都是將來電子佈告欄系統發展及推廣時要加以注意。

圖2-3、電子佈告欄系統之討論區及管理結構示意圖─以臺灣師大精靈之城為例(1996年5月)


[回首頁|回上一頁|環教論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