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室內生物氣膠之來源及種類
生物氣膠泛指懸浮於空氣中的生物微粒,其來源十分廣泛,其中包括:病毒、細菌、放射菌 (actinomycete)、真菌(fungal)、苔(moss)及蕨(fern)之孢子;藻類(algal)及植物之細胞;昆蟲、(mist)、及其碎片與排泄物;來自動、植物之蛋白質;生物科技製造之酵素、抗生素、及其他產物;革蘭氏陰性細菌之內毒素(Endotoxin);真菌產生之徽菌毒素(mycotoxin)及醣類(glucan)。許多室內生物氣膠起源於室外,空氣中的真菌孢子和細菌主要源自植物表面,因此,生物氣膠常隨著植物的運動機制 (如農業或營建活動)與灰塵同時生成,Actinomycetes就是從土壤跑到空氣中最明顯例子。自然水體及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水(如下水道及冷卻水等),都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例如:格蘭式陰性細菌、Actinomycetes及藻類是水體生態系統中最常見的,另外,下雨、濺起或冒泡過程中產生的水滴,於水氣蒸發後,便形成留在空氣中的生物氣膠。因為微生物會生長於建築物的通風或空調系統中,而在非工業的場合出現生物氣膠。一般來說,溼度為微生物生長的必要條件,靜止的水體常為微生物滋生的溫床,其一旦被攪亂,生物氣膠便可能形成,另外,生物氣膠亦可能在水的洩漏處或建築物內部的凝結處形成。 在非工業的室內環境,空氣中的細菌主要起源於人體。空氣中細菌濃度的高低,並不一定會對健康造成直接、明顯的傷害,但卻暗示:許多人的存在、許多人為活動或是通風效率不良。因此,正常人皮膚上的細菌濃度,便可作為室內空氣品質的指標。 部分的室內生物氣膠是於當地生成,已被證實者如花粉、真菌、昆蟲、及藻類。其中,花粉及一些真菌孢子可藉由顯微鏡加以鑑定,但其他生物氣膠種類就很難如此鑑定。 近來,在室內生物氣膠領域中,真菌氣膠對植物、動物及人類疾病的流行分布有相當大的貢獻。 Kuo and Li (1994)發現,台北六個不同公寓的室內外,存在的真菌種類很多,其中以麴菌屬(Aspergillus)、青黴屬(Penicillium)、(Cladosporium)、和酵母(Yeast)四種為優勢種。另外,Reponen et al. (1994)調查發現,有黴菌(mould)危害的建築物與無黴菌危害的建築物,兩者內部的物種並不一致;在有黴菌危害建築物內,Aspergillus與Cladosporium的濃度較大,而Acermonium、Botryosporium、Oedocephalum和Stachybotrys僅存在受害建築物中,此特定物種可能是屋內特定污染源所引起。因此,爾等物種可作為受黴菌危害建築物的指標,值得進一步研究。 |